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组织架构说明
一、组织架构概要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原深圳山地救援队),是在深圳市民政局独立注册的民间社团,属深圳市团市委下属直属专业义工团队,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协助政府提供深圳及其周边的应急公益救援服务、开展应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联合会在业务上受深圳市应急管理办公室指导和协调。
其日常组织架构如下图: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1.png
联合会在实施应急救援、救灾行动(包括大型群众户外活动保障行动)时,采用简单指挥架构,队员不再由各部门分开管理,而是由当次行动的指挥中心统一调度;队员在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中的岗位分工不带入救援行动,而是由当次救援行动的指挥中心临时根据队员个人能力和行动需要定岗工作。救援行动结束后队员回归原部门岗位。
救援行动指挥架构如图: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2.png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3.jpg
二、各部门缩写: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中文缩写:深圳公益救援队
英文缩写:SRVF (Shenzhen Rescue Volunteers Federation)
志愿者组织部:VOD (Volunteers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信息指挥中心:ICC (Information Command Center)
特殊勤务部:SSD(Special Service Department)
技术培训部:TTD (Technique Training Department)
行政外联部:APD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Department)
山地救援队:SMRT(Shenzhen Mountain Rescue Team)
医疗辅助队:SAMT (Shenzhen Auxiliary Medical Team)
高空救援队:STRT (Shenzhen Technical Rescue Team)
城市搜救队:SURT (Shenzhen Urban Rescue Team)
水上搜救队:SWRT (Shenzhen Water Rescue Team)
应急通讯队:SECT(Shenzhe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Team)
少年辅助队:STAT(Shenzhen Teenager Auxiliary Team)
三、部门职能、职位及职责:
各专业救援队(搜救行动组—行动部门)
联合会根据救援行动开展区域及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同、下设若干专业救援队。
专业队属于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组织机构,专业队队员资质体现了队员在专项领域内的救援技术和行动能力,联合会的志愿者及各部门队员均可通过参加相关队伍的专项培训和考核取得专业队队员资质。原则上一名联合会的救援队员可同时具备若干专业队队员资质。
在救援行动架构中,根据救援现场环境需求,由各专业队队员与各部门人员联合成立现场搜救行动组,接受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开展救援行动。
(一)、 山地救援队SMRT
山地救援队属于行动部门,英文全称Shenzhen Mountain Rescue Team,简称SMRT,是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下部门。主要承担各种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山野救援需求。
1、 部门职责
1) 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山野救援需求;
2) 开展山野救援相关训练(山野技能、山野体能、绳索技能等),培养山地救援技术骨干人员,日常装备维护保养
3) 普及山野户外安全知识,
4) 山野备勤轮值、巡山、熟悉山野路线
5) 对队内、外部应急相关单位输出山地救援技能培训;
6)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7) 与政府相关应急救援机构联勤联训、演练;
8) 部门内部建设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山地救援队组织架构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4.jpg
队长(副队长):完成联合会各事项,负责联合会及队员各事项的良好沟通、部门制度修订,统筹协调、救援、训练等安排,互为备份。
组长:协助队长,山地队内装备管理、日常训练等具体事务、队员沟通、救援等,互为备份。
3、 队员要求
1) 定期参加山地队各训练科目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了解和掌握山地搜索和救援基本知识。
2) 定期参加装备维护保养,熟练掌握山地搜救各类装备。
3) 承担各种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山野救援任务。每年度最少参加2次。
4) 定期参加山地技能考核,检验各训练科目的训练和熟练程度。
5) 要求队员自觉开展日常体能锻炼,保持体能在良好状态。
(二)、 水上搜救队SWRT
水上搜救队属于行动部门,英文全称 Shenzhen Water Rescue Team,简称SWRT,是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下部门。主要承担各种水域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响应,提供紧急救援、转移安置和部分灾后重建等的救援救灾服务。
1、 部门职责
1) 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水域救援需求,提供水域环境下的搜索、救援、救灾服务。
2) 宣传、普及深圳属地水域安全知识,传播水域自救、救援技能知识。
3) 开展水域救援相关训练,培养水域救援技术骨干人员,日常装备维护保养
4) 水域备勤轮值,灾害前置部署;
5) 对队内、外部应急相关单位输出水域救援技能培训;
6) 与政府相关应急救援机构联勤联训、演练。
7)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8) 提供水域赛事综合保障服务。
9) 队伍内部建设,与其他部门协同行动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5.jpg
1) 训练组
a) 提升水上搜救队整体综合技术水平,以实战视角开发水域环境搜救训练科目。
b) 规范训练模块,召集、组织、训练预案等流程,科学、高效、严谨按年度规划开展训练科目。
c) 强化“练为战,战必胜”的宗旨,随时为演练、实战应急救援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
d) 培养有技术、有战斗力的水上搜救骨干力量,为水上搜救队教练体系持续输送人才;为外部应急相关单位输出水域救援技能培训。
e) 与政府相关应急救援机构联勤联训、演练。
2) 装备组
a) 队内装备整理统计、保养维修、更新、装备报废。
b) 重点为队内提供安全可靠、全面、新进的水域装备,为队伍提供有力的装备物资保障。
c)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3) 文书组
a) 部门队员信息、考勤、文件梳理、建立、存档。
b) 为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包括每年招新考核、考勤汇总、外宣、档案建立等。
c) 部门救援、救灾视频、图文转运收集存档,新媒体素材剪辑、制作输出宣传资料。
d) 部门历史文化、大事件资料汇编整理。
4) 外展组
a) 外部资源的开拓与整合。其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外部合作与沟通,为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装备、训练场地、团建场地等
b) 每年新队友招新招募。
c) 物资捐赠、以及其他可能的合作资源。
d) 对外宣传水上搜救队与外部社会资源的链接桥梁。
e) 队内团建活动统筹、策划、召集、组织、实施。
3、 队员要求
1) 游泳资质考核标准:男子400米/12分钟内,女子200米/5分30秒内,不限泳姿,禁戴泳镜、脚蹼。
2) 有效期:游泳资质有效期2年,每2年复考1次。
3) 正式队员年度考核要求
a) 部门贡献值≥8分;
b) 装备维护保养轮值次数≥3次;
c) 一个考核周期内队内服务时数累计时长≥68小时;
d) 年度救援(救灾)或大型保障活动(安全宣导)4次或以上;
注:队内服务时数:仅统计水队发起的活动帖的活动小时数量,包含水域救援、水域比赛/演习、体能训练、装备维护保养、技能培训、水队团建等活动。
e) 年度考勤和技能考核达标。
(三)、 高空救援队STRT
1、 部门职责
目标:宣传、普及深圳救援队乃至全国救援体系在绳索救援技术方面安全知识,推广与传播绳索救援专业技能知识。
1) 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高角度救援需求;
2) 开展高角度救援相关训练(绳索技能、体能、直升机辅助救援等),培养技术骨干人员,日常装备维护保养
3) 普及绳索技术,
4) 直升机轮值
5) 对外部应急相关单位输出高角度绳索救援技能培训;
6)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7) 与政府相关应急救援机构联勤联训、演练;
8) 代表救援队参加国内外绳索救援技术赛事与交流活动
9) 部门内部建设,与其他部门协同行动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培训组:内部培训计划、年度招新计划、考核计划、技术培训方案等活动实施;招新活动组织、初救课程跟进;面向联合会队员的绳索技术公开课的计划和实施;安全制度的规范;安全培训教案的编制。
装备组:定期组织装备维护活动,生成装备维护记录;季度、年度装备盘点,并生成清单;新装备的入库、旧装备的报废工作及台账更新;装备使用规范说明及相关资料编制;个人PPE检查培训;全体队员装备组轮岗计划。
文书组:考勤统计(每月更新)、活动记录统计(每月更新)、高空年度总结数据统计;配合招新计划,实施文书及组织工作;全体队员装备轮岗排班计划;高空部门文档上传至云盘;各项高空制度及文件编制与更新。
飞辅组:直升机培训组织和实施;编制安全培训教案;直升机活动演练;组织对深圳公益航空救援队的规划建设。
宣传/媒体组(筹):图文处理、活动图文及视频记录上传;发布活动推文、活动、赛事宣传和活动视频纪录转换剪辑;活动/赛事组织与策划、计划和实施;高空对内宣传,对外联络;招新、考核等活动的提前策划和宣传。
(四)、 城市搜救队SURT
城市搜救队属于行动部门,英文全称 Shenzhen Urban Rescue Team,简称SURT,是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下部门。主要承担各种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响应,提供灾后紧急救援、安置转移和部分灾后重建阶段的救灾服务;
1、 部门职责
1) 响应各种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建筑物坍塌救援需求,提供救援救灾服务。
2) 宣传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普及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3) 开展建筑物坍塌救援相关训练,培养技术骨干人员,日常装备维护保养。
4) 对应急相关单位输出建筑物坍塌救援知识、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服务。
5) 与政府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开展联勤联训和演练。
6) 加强建筑物倒塌搜救先进技术的学习, 熟悉掌握地震搜救的最新装备。
7) 开展训导员的技术培训、搜救犬的科目训练和交流。
8) 队伍内部建设。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6.jpg
装备管理组:定期组织装备维护活动,生成装备维护记录;定期进行装备盘点,并生成清单;新装备的采购、入库、旧装备的报废工作及台账更新;装备使用规范说明及相关资料编制;个人PPE检查培训;装备组轮岗计划。
技能训练组:根据年度/半年度训练计划,定期组织体能、技术技能训练。根据城市搜救的主要训练科目开展各科目的理论学习、实操训练。了解和掌握城市搜索和救援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城市搜救各类装备。为自然灾害响应,提供灾后紧急救援、安置转移和部分灾后重建阶段的救灾服务。
犬组:据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共同训练科目及应用训练科目。锻炼搜救犬体能,并通过模拟实战训练,不断巩固搜救犬的应急实战救援能力,有效提升训导员与搜救犬的灾害现场处置能力,提高搜救犬搜索救援能力。
文书组:协助装备组进行装备使用指南编写,部门制度及文件编制与更新;部门活动组织与策划、计划和实施;发布活动推文、活动图文及活动简报编写。部门考勤统计,定期更新。
3、 队员要求
1) 定期参加城市搜救各训练科目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了解和掌握城市搜索和救援基本知识。每年度最少参加4次。
2) 定期参加装备维护保养,熟练掌握城市搜救各类装备。为自然灾害响应,提供灾后紧急救援救灾服务。每年度最少参加4次。
3) 定期参加城搜组织的综合演练,检验各训练科目的训练和熟练程度。每年度至少参加两次。
4) 定期参加城搜体能训练,加强体能锻炼。每年度最少参加4次。
5) 要求队员自觉开展日常体能锻炼,保持体能在良好状态。
(五)、 医疗辅助队SAMT
医疗辅助队是救援队专业技术队伍之一,承担救援行动中行动队员的医疗保障及被救援人员的现场急救处理,开展队内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负责队伍医疗物资的日常管理。
1、 部门职责
1) 为队伍提供自身医疗和心理保障服务,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医疗辅助救援需求。
2) 向公众宣传、普及急救知识。
3) 队内开展院外医疗急救相关训练,培养技术骨干人员,
4) 日常轮值,开展医疗物资、装备维护保养;
5) 与政府急救部门联勤联训、演练。
6)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7) 提供赛事医疗急救保障服务。
8) 队伍内部建设。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日常各个小组承担着医辅队内不同的职责:
培训组:负责医辅课程开展的相关工作。从前期的培训计划制定、课前各项工作准备,到后期的课堂管理、训练汇总,新课程编撰与课程更新,以及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医疗培训课程等。
物资组:负责全队医疗物资的管理(包括:物资的采购,物资的整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医药包、保障包、行动包清单制定);各项医疗培训物资的准备,各类保障、演习与救援物资的准备与协调等;医疗物资轮值的排班与人员协调、医疗包的培训。
心理组:承担灾难及突发事件受灾人群以及本队队员的心理救援和疏导,开展突发事件后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识别与心理康复培训。定期在队内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提供队员心理测评 ,建立队员心理档案,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个案 。
外宣组:组织本部门日常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部门团建活动、对外交流(与其他组织\单位交流学习);组织本部门医疗演习。负责本部门行政文书工作。本部门队员考勤统计并上传官网内版;年度考核筹备和执行。
3、 队员要求
正式队员保留级别,需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 参加医辅队组织的培训达12次;
2) 参加医辅队组织的活动(不包括医辅队部门轮值)至少1次;
3) 参加医辅队部门轮值达2 次;
4) 参加联合会大型救援救灾或大型演习至少1次(包括前后指、医疗物资整理);
5) 参加联合会大型保障至少1次;
6) 通过医辅队组织的医疗技术考核;
7) 持有有效期内的医疗、急救相关证件(如:红会初级救护员、120初救证、AHA、WMA等);
8) 三级以上队员贡献值分不低于医辅队平均贡献值分。
正式队员晋级,需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 参加医辅队组织的培训达24次;
2) 参加医辅队组织的活动(不包括医辅队部门轮值)至少2次;
3) 参加医辅队部门轮值达4次;
4) 参加联合会大型救援救灾或大型演习至少2次(包括前后指、医疗物资整理);
5) 参加联合会大型保障至少2次;
6) 通过医辅队组织的医疗技术考核;
7) 持有有效期内的医疗、急救相关证件(如:红会初级救护员、120初救证、AHA、WMA等)。
(六)、 应急通讯队SECT(42人)
应急通讯队属于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下设专业行动队伍之一, 英文全称 Shenzhe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Team,缩写简称为:SECT。负责救援队行动中通讯保障工作、设备维护及信号测试工作、队内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开展通讯技术培训工作。
1、 部门职责
1) 为队伍提供通信保障服务,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通信需求;
2) 向公众宣传、普及应急通信知识;
3) 对内开展应急通信相关训练,培养技术骨干人员;
4) 日常轮值和台网签到,开展通信物资、装备维护保养;
5)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6) 与其他单位开展应急通信技术交流与合作;
7) 提供赛事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8) 队伍内部建设,与其他部门协同行动。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内部架构示意图: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7.jpg
装备组:负责日常仓库轮值,保养队内装备,管理好装备进出库,以及设备的日常充电和中继台维护、信号测试工作,确保设备随时能正常投入使用。
行动组:负责灾害、突发事件救援和赛事保障行动中的无线电应急通讯的支援、对讲机的调试、移动中继台的架设工作,保障信息传递畅通。
文秘组:新队员招募时宣传培训应急救援通讯技术,队内活动发帖,记录活动及上传培训考勤,会议记录,资料上传,公共宣传普及应急通讯知识等。
3、 队员要求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队内纪律,遵守无线电相关法律法规;
2) 责任心、执行力、沟通力强,有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 业余时间较多,能优先参加本部门活动;
4) 须考取 A 类业余电台操作证;
5) 通讯队员能熟练掌握并使用队内通讯设备;
6) 能积极参与到队内台网签到活动中,灵活掌握通讯话术;
7) 有沟通能力,能够虚心接受在训练中的指导,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在训练或实际行动中的不足,提高通讯能力;
8) 有学习技术的热情,爱好专业,坚持锻炼,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通过通讯队考核要求。
(七)、 信息指挥中心(行动部门)--ICC
信息指挥中心属于行动部门,英文全称 Information Command Center,简称ICC,是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下部门。
1、 部门职责
1) 负责联合会救援流程的制定和完善,救援、救灾行动标准和工作程序的编制;
2) 负责联合会信息指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3) 负责联合会地图标准、信息类工作标准的制定;
4) 负责组织在各种救援、救灾行动后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存档,综合提炼有效信息,行动后总结会文档整理;
5) 开发信息员培训课程,为全队培养信息员。开发信息指挥课程,为救灾救援行动培养辅助决策团队;
6) 负责组织全队全年7X24小时(信息值班小组)轮值招募,当周信息值班小组需配合联合会轮值小组按机制开展救援、救灾行动响应并负责日常自然灾害信息、突发事件等的监控、通报和响应;
7) 负责无人机相关技术研究及人员培训,无人机制度及标准建设,无人机设备管理及无人机队的孵化;
8) 组织本部门及跨部门协同行动(实战化训练、演练等);
9) 负责与其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10) 负责组织部门人员学习先进技术,研究先进信息化+指挥系统。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信息指挥中心下设ICC下设五个内设功能组,分别为计划与评估组、统筹与协调组、技术支持组、信息与文书组、无人机组,并接受顾问团的辅助。
ICC组织架构见图 1,内设功能组职责如下: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8.jpg
(一)计划与评估组
1) 负责联合会救援、救灾流程、行动标准、工作程序和行动预案的编制、管理和完善;
2) 救援、救灾行动时,根据行动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进行行动的预判、研判和评估;根据行动预案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前方指挥中心灾评和计划工作;
3) 负责部门内部培训、考核计划、教材、教案和ICC资质认定体系的起草、拟定和执行。开发信息员培训课程,为全队培养信息员;开发信息指挥课程,为救灾救援行动培养辅助决策团队;
4) 负责组织部门人员学习先进技术,研究先进信息化+指挥系统。
(二)统筹与协调组
1) 负责部门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的起草、修订和召集审核;部门日常工作的组织、记录、落实和监督,比如行动值班工作以及晨报、值班评优或警示;
2) 负责组织本部门团队建设及跨部门协同行动(实战化训练、演练等);
3) 负责部门日常对外联络,救援、救灾行动时,协助后方指挥中心的统筹协调工作以及外部资源整合、协调和部门外宣工作以及与其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4) 负责组织全队全年7X24小时(信息值班小组)轮值招募,当周值班小组需配合联合会轮值小组按机制开展救援、救灾行动响应,并对日常自然灾害信息、突发事件等进行监控、通报和响应。
(三)技术支持组
1) 负责救援、救灾行动中联合会地图标准的起草、地图的制作和输出以及信息类工作标准的编制;
2) 日常行动值班中,负责技术支持类岗位和机动岗位工作;
3) 负责建设和维护信息指挥系统、行动报备系统、晨报系统等;
4) 负责救援、救灾行动中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完善,比如气象、水文和建筑结构等。
(四)信息与文书组
1) 负责救援、救灾行动前,相关纸质文件的准备、储存工作。行动中,信息类工作标准的更新、修订和组织审核。行动结束后,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存档,综合提炼有效信息,行动过程文件(如行动日志、行动整理文档、行动审核与发布文档)以及总结会文档的整理和存档、监督和跟进工作;
2) 负责监督值班小组的行动登记工作并进行信息核实以及行动值班的后指工作指引中各文档和值班总结存档;
3) 负责部门内部建设,例如常态化考勤核实和公布、信息类文件的存档、更新和维护工作。
(五)无人机组
1) 负责无人机组的规章、制度建设以及小组日常管理,推进规模化发展;
2) 负责无人机相关技术研究及人员培训,无人机制度及标准建设,无人机设备管理及无人机队的孵化;
3) 负责参与日常行动值班、救援、救灾行动和队内活动中无人机相关的协调和执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演练、展示及外部协同等;
4) 负责无人机组的外联以及合作单位的选择、评定及关系维系。
3、 队员要求:
(1) 行动岗位队员
1) 岗位说明
符合队部队员级别管理中队员一级、二级岗位的正式队员。
2) 基本资质(在一个考核周期内)
个人贡献值达到 15 分(含)以上;
大型保障/安全宣导活动 3 次(含)以上;
救援/救灾行动(前线或后指)4 次(含)以上;
行动值班与周末值班演练(或值班内训)平均每个季度 2 次(含)以上,一个考核周期内累计 9 次(含)以上;
部门综合演习(演练或团建)2 次(含)以上。
(2) 三级(含)以上队员
1) 岗位说明
符合队部队员级别管理中队员三级(含)以上岗位的正式队员。
2) 基本资质(在一个考核周期内)
个人贡献值达到 20 分(含)以上;在行动值班与周末值班演练(或值班内训)中担任值班组长,平均每个季度2 次(含)以上,全年度 10 次(含)以上。
每季度召开一次的例会,每个考核周期允许请假一次。
(八)、 特勤部(行动部门)--SSD
特勤部属于行动部门,英文全称Special Service Department,简称SSD,是联合会日常行政管理架构下部门。
SSD在日常管理架构中负责联合会仓库物资管理,以及日常活动的交通后勤保障等工作。在救援、救灾、演习、演练行动及大型赛事保障活动架构中,特勤部负责整体行动和活动的物资、后勤、交通等工作的组织保障。物资组:在日常管理架构中负责联合会整体后勤物资维护、保养、报废更新、物资采购、仓库管理、日常活动的物资领用归还;在行动和保障活动中负责装备的出入库、后勤保障;
1、 部门职责
1) 为队伍提供交通、物资保障服务,响应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队伍各种保障需求。
2) 对内开展营地搭建、装备物资、交通、后勤等相关技能训练,培养技术骨干人员。
3) 日常轮值,开展后勤物资、装备维护保养。
4) 学习先进技术,研发先进装备。
5) 与其他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
6) 提供赛事后勤服务;
7) 队伍内部建设,与其他部门协同行动。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9.png
物资组:在日常管理架构中负责联合会整体后勤物资维护、保养、报废更新、物资采购、仓库管理、日常活动的物资领用归还,在行动和保障活动中负责装备的出入库、后勤保障;
交通组:日常活动的交通组织安排,行动中人员装备交通组织、集结和撤离计划,交通路线图制定、装载方案制定;
文书组:是日常管理架构下特勤部的一个行政功能组别,主要负责特勤部日常管理流程制定、考勤更新、部门资料整理及更新,活动策划、宣传及推进,数据汇总,工作总结等工作。
3、 队员要求
一级队员资质: 贡献值: ≧8 分(每年度), 须通过参加联合会和部门活动获取的贡献值同时达标。
A. 联合会行动
①救援/救灾 2 次(含) 以上(前线、 后指、 后勤物资)
②大型保障/安全宣导 2 次(含) 以上( 前线、 后指、后勤物资)
B. 部门活动
①轮值/临时召集活动 4 次(含)以上,其中周末轮值 2次
②岗位内训/集中办公 1 次(含) 以上
③团建/畅聊会 1 次(含)以上
二级队员标准考勤贡献值: ≧16 分(每年度) , 须通过参加联合会和部门活动获取的贡献值同时达标。
A. 联合会行动
①救援/救灾 3 次(含)以上 ( 前线、 后指、 后勤物资)
②大型保障/安全宣导3次(含)以上(前线、后指、后勤物资)
B. 部门活动
①轮值/临时召集活动6次(含)以上,其中周末轮值3次
②岗位内训/集中办公2次(含)以上
③团建/畅聊会2次(含)以上
④勇于担当,积极参与,主动召集活动及认领职能分工。
(九)、 志愿者组织部--VOD
志愿者组织部是联合会基础工作部门,负责规划公益救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会员发展、义工时间的导入发布等工作,分地区发展救援队基础群众组织机构,召集吸收社会志愿者关注并加入我队,做好队内服务队外宣传;最大范围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及减防灾知识的传播推广。
1、 部门职责
VOD是联合会基础工作部门,
1) 负责组织救援志愿者的招新服务、活动组织、会员发展;
2) 义工时间的导入发布等工作,五星和百优荣誉申报;
3) 分地区发展培养属地应急志愿者,属地志愿者活动的组织;
4) 安全宣导,U站轮值
5) 老队员的活动组织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10.jpg
招新工作组:1、公益救援志愿者的见面会;2、当年新人考勤、军训、入队考试、部门面试等统计及汇总及公示。
区域发展组:分地区发展救援队扩大群众基础。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及减防灾知识的传播。 1, 社会服务;2、活动组织;3、志愿者及队员发展。
荣誉统筹组:1、部门内文书工作;2、义工时间导入;3、队员其他荣誉统计。
3、 队员要求:
年度招募志愿者工作,全年无休的安全宣导,U站的定期户外安全宣导,志愿者义工时间的导入。有业余时间并乐意贡献,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待人稳重有亲和力,细致认真,可做基础数据统计整理工作。
(1)招新工作组
1) 有责任心,有协调沟通能力强;
2) 较好的文案功底,积极协助招新工作;
3) 熟练办公软件操作,
4) 统筹组织部门团建的计划,文案及落实执行;
5) 部门年度考核不少于8分(含8分)
(2)区域发展组
1) 有责任心,有协调沟通能力强;
2) 很强的计划性和实施执行的能力、号召力;
3) 丰富的活动策划能力,能承担区域志愿者发展管理工作的布置、实施、督促、落实执行情况;
4) 能独立开展居住区域的志愿者安全宣导工作,协助救援队秘书处的安全宣导
5) 部门年度考核不少于8分(含8分)
(3)荣誉统筹组
1) 有责任心,有协调沟通能力强;
2) 较好的文案功底,积极协助招新工作;
3) 熟练办公软件操作,定期进行义工时间导入;
4) 队员其它荣誉统计,五星,百优义工;
5) 部门内文书工作;
6) 部门年度考核不少于8分(含8分)
(十)、 行政外联部--APD
行政外联部,是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行政部门,协助于联合会及秘书处对接外部资源工作,负责联合会会内行政事务和对接联合会外联工作,主要内容是联合会各类规章制度制定、修订、整理和相关培训以及各部门制度的归档,联合会相关活动的纸质和电子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队员的考勤管理和荣誉数据统计,队员关怀和激励;推动队伍外对接和队伍内部联谊和团建活动,发挥自媒体功能,促进队伍和队员宣传;日常官网和考勤系统的管理;
1、 部门职责
负责牵头制定、修订、整理队伍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队内宣导培训 ;
联合会活动相关影像数字资产整理归档,及联合会资料活动的收集、整理;
队员考勤审核、队内荣誉核算统计,队员资料建档等工作;
新媒体宣传,队员关怀和奖励,联谊活动组织等;
配合秘书处开展外部资源对接协调等事务;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11.jpg
文秘组:负责联合会各类规章制度制定、修订、整理和培训,以及联合会日常网站、联合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归档,队员考勤审核和管理、队员荣誉数据统计,工作简报等工作;
外联组:配合公益救援委员会、秘书处对社会各界关心公益救援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联络和沟通,寻求社会各方面对救援队的关注和支持;队员关怀和激励,统筹队伍内部联谊和团建活动,以及部门的团建活动;
传媒组:负责联合会日常图片媒体资料的拍摄、收集、整理、制作,负责向相关媒体机构提供联合会的新闻素材,以及联合会的自媒体的内容更新工作和队伍的宣传工作(公众号、抖音、哔哩哔哩等)、公众号运作和管理工作等;
3、 队员要求
1) 业余时间充足,有行政及管理能力,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有社会工作经验、
2) 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结协助和共进的态度
3) 有相关部门内容的工作经验或专业能力的公益人士,下面专业能力者:
a) 如有视频影像工作能力,有新闻媒体工作经验、具有扑捉新闻、具备独立开展新闻稿撰写工作能力。
b) 如有数据表格office处理能力和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c) 如有自媒体运行、公众号管理、抖音视频等运作能力。
d) 如有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经验和统筹协调工作的能力。
(十一)、 技术培训部--TTD
1、 部门职责
技术培训部是负责组织联合会救援志愿者入队前基础知识培训;正式队员专业知识复训组织与实施,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的培训组织;教练TTT培训;教练委员会的日常行政类工作等。
培训部下设教务组、宣导组、文书组、教练委员会。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培训组:负责队内户外技能训练;负责体测与体能考核,招新系列培训(志愿者基础培训,初级救援培训);负责部门培训装备包日常管理,维护。
宣导组:组织开展部门内部及对外联谊团建等活动;给予部门内部建设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与咨询,辅助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设计。
文书组:负责本部门工作流程文件、SOP拟定与整理,协助师资队伍培养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负责整理、统计招新系列培训数据。
3、 队员要求:
责任心强、理解知识传播的力量,有韧性、细致认真、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对风险控制有较强意识、教练委员会成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
(十二)、 少年辅助队—STAT
1、 部门职责
少辅队是隶属于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青少年制服团队,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锻炼青少年野外探索的精神,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品格,增强青少年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利用所学的技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志愿者精神,最终成为一个自强自立、乐善助人的少年楷模。
少年辅助队部门工作团队
1) 考核期内符合联合会晋级标准;
2) 认同少辅队理念并愿意为之服务;
3) 热心于青少年培养事务并具有接纳的心;
4) 较强的领导力及沟通协调能力
5) 弹性的工作时间,擅长学习并愿意为之接受相关培训;;
6) 熟练掌握Excel等办公软件,擅长数据整理工作;
7) 参加少辅队部门活动(含培训)不少于9分贡献者;
少年辅助队 少年团队
1) 培养青少年系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2) 培养青少年历险探索精神、
3) 培养青少年志愿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品格,
5) 增强青少年的风险防范意识,
6) 最终成为一个自强自立、乐善助人的新一代青少年。
2、 内部架构与岗位职责
file:///C:/Users/HW/AppData/Local/Temp/ksohtml27032/wps12.png
3、 队员要求
1) 年满十二岁,深圳居住生活青少年。
2) 参加少辅队入队流程并考核通过。
3) 需参加队部组织的公益活动且满十八小时。
4) 遵守少辅队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