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们围绕话题各抒己见,并为深圳急救体系发展建言献策
现状:深圳已建立覆盖陆上空中、院前院内急救体系
晶报主持人:各位专家都在深圳医疗服务行业工作多年,对深圳的急救体系深有了解。先请张洪委员介绍一下目前深圳城市急救体系的发展现状。目前深圳在城市急救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推进了什么工作?在哪些领域进展比较有成效?
张洪:深圳1993年筹备成立了急救中心,1994年开始投入使用。随着深圳经济快速发展,深圳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我们分为陆上和空中。在陆地上,第一个方面就是装备问题。深圳急救中心的急救车等医疗设备是很先进的。第二方面是人才的建设。深圳的医生和护士到了救援现场后,都能够用最专业的知识、最专业的技术为患者伤员做最专业的服务。目前我们的车上除了医生、护士,还增加了一个担架员,足够把伤员、患者转移到最好、最正确的医院实施最正确、最好的治疗。三是从人才方面来说,深圳市医疗急救队伍的医生、护士、担架员已经超过了1000多人。而在空中,有一个“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它拥有3架直升机,在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候,警用加医用,急救队伍可以与公安的警航飞机联动救援。另外,还有社会急救队伍,如公益救援队就是很好的补充。
以上是院前急救,而在院内急救方面,深圳则率先在全国推行了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五大中心的建设,推出了全市范围10个区的脑卒中和胸痛救治地图,目标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将病人救治好。
意义:体现生命价值,彰显城市文明
晶报主持人:在你们看来,一个完善、敏捷反应的城市急救体系对一座现代都市意味着什么?
徐龙:我国首例“好人法”——《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让我最有成就感,它就是在深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下出台的。用“抢救免责”解决了“扶不扶”的问题。这意味着深圳正在从法律体系的角度对急救体系做完善和保障。
张洪:为救护车让道也是深圳率先在国内提出来的,体现了深圳的高度文明和对生命的敬畏,反映出深圳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城市。
石欣:我们要致敬奋斗在医疗战线的前辈。这些拯救生命的先行者、前行者,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让我们的市民感受到幸福、有安全感,体现了文明都市、现代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所应有的温暖和氛围。
晶报主持人:我个人认为,社会急救体系的建设除了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体系规划,以及财政投入,作为普通的市民也应该参与到体系的建设。那么各位委员对全民参与急救知识的普及有什么想法、规划、建议?
徐龙:我想对群众参与急救提出一点建议和思考。首先是分重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公安、保安、消防员、司机、消防员、老师等都需要学习急救。其次是复训。深圳在市民中培养了20多万初级急救员,这离发达国家全社会50%普及率的目标还差很远。所以除了专业医疗人员,社会将爱心人士的力量纳入急救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张洪:我认为,政府应在规划上给社康中心增加急救中心,因为社康中心离市民最近,是很容易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的。其实,今后要为交警“铁骑”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推广普及急救技能。
石欣:全民化、多元化的急救体系,是任重道远而巨大的工作,也是造福人民的工作,这需要整个卫健委急救系统、医疗系统人员大量投入和严格把关,需要把控好相关质量,把握理念传播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
建议:急救教育要从小朋友抓起
晶报主持人:日本以及欧盟一些国家与地区,在城市急救体系的建设和推广方面,有很多不错的经验与案例,请问深圳具体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借鉴?
徐龙:第一,在深圳车流量巨大的情况下,空中的救援非常重要。第二,海上救援也非常重要。需要投入很大的资源,这两点对于深圳来说非常重要。
石欣:第一,硬件方面还可以投入和加强。截至2019年12月中旬,深圳已安装了1645台公共AED,每10万人约配备有13台AED。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有些国家达到了非常高的人均投入比例。欧洲一些小便利店都有AED。这方面可以通过公共立法渠道,进行硬件投入。第二,从立法上为公众教育、社会参与给予更多的保障和支持,这样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才能够运行得更加顺畅。
张洪:我们应该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打造急救体系。深圳实现了5G,以后会有6G,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好这些通讯技术,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同时,急救机构的调度系统可以和相关的部门像交警部门进行联动,打通绿色的生命通道。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欧美国家和日本做得更好,特别是日本,日本因为是岛国,经常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从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普及推广急救技能了,所以在日本,普通人都知道怎么去急救。实际上,深圳也在做将急救知识普及到幼儿园的工作,小朋友们虽然不会心肺按压,但是可以打120电话。
来源|晶报
(记者:李婷菊;摄影:王宁;编辑: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