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搜索
查看: 9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 今年再增120个“灾害第一响应人” 他们将带来什么改变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419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20:2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再增120个“灾害第一响应人” 他们将带来什么改变市应急办为加强防灾教育采购新课程,计划3年培养3万名“第一响应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年05月28日        版次:SA10    作者:张馨怡


    第一响应人课程,防踩踏保护动作练习。



    第一响应人到社区进行安全指导。


    自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对于防灾教育的重视程度成几何式增长。深圳虽不易发生地震,但城市内涝、核泄漏等潜在的隐患让这座城市仍要认真审视防灾教育的重要性。去年起,深圳市政府应急办采购了培训“灾害第一响应人”课程,到今年底将培训出228人(其中108人去年完成培训),他们将像种子一样下沉到社区发动更多人,帮助完成3年内培养出3万名“第一响应人”的计划。

    “第一响应人”课程:

    8个部分 均针对本地常见灾害事故

    户外教练庄燕慧是首批第一响应人中的一员,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模拟地震是让她印象最深的一课,“一旦地震发生,发现房屋倒塌、破损,我们首先要自我防护好,再利用手上能够找到的工具,去挖出逃生通道,或是搭建临时的藏身之处。”从书本上的撬棍,到模拟场景中几根木棍叠加,这种小技巧颠覆了庄燕慧对于防灾教育的概念。

    培训内容里的本地化知识,也打开了庄燕慧防灾的新世界。在城市内涝发生的时候,制作沙袋并叠放成堤坝是最基础的做法,但沙袋不能塞得太满、叠放需要下宽上窄的技巧却是在实操过程中学到的。

    “第一响应人”的概念,最早是来自德国,而后美国的C E R T社区响应队的概念提出,在发生重大灾害的一个时间段内,居民要是掌握基本技能就能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有效自救和互救。在持续了几年的防灾教育宣导之后,2017年,经过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开招标采购,深圳山地救援队(深圳市公益救援队)中标参与第一响应人课程的开发工作。

    据深圳山地救援队城市搜救队队长陈媛介绍,在课程选择上,原本的内容是舶来品,需要进行本土化加工。针对深圳城市内涝、人民防空、核泄漏等方面的隐患,深圳的第一响应人课程被改成了8个部分的内容。从基本的备灾知识、避险与疏散、搜素与营救、医疗处置、灾后心理疏导等,再到落地本地化的常见自然灾害应对、火灾应对等,都囊括其中。

    首批“响应人”培训效果:

    “在现场至少能提供有用信息”

    2017年下半年开始,第一响应人的首期课程开始,第一批培训人员主要集中在交通、教育、卫计委、应急志愿者等单位。深圳山地救援队队长石欣表示,第一响应人课程计划要在3年内培训出3万名“第一响应人”,通过去年培训出的108人和今年计划培训出的120人,再落地社区去传递防灾知识。

    作为继四川、陕西之后引进专业防灾教育课程的城市,深圳在这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在社会意识方面,大众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但重视并不意味着民众对于防灾教育能呈现主动的态度。

    深圳山地救援队石欣坦言,目前一部分学校已经定期开展一两节关于防灾教育的课程,但尚未形成体系。“大家的意识培养和相关的知识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而且需要不断扩充和更新的状态。”

    首批“响应人”之一庄燕慧说,她还不能给这个课程的有效性打分,但学到了不少实操知识。“如果我在灾害现场,至少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大家。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并不低,但是知道逃生科学方法的人并不多。”

    亟待改变的局面:

    还有很多人不愿主动学习防灾知识

    深圳山地救援队石欣表示,平时救援队常常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减防灾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有时一些参加培训的学员不是自己有意识来自愿来学习而是单位指派来的,学习时不是很积极。“现在大家普遍都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遇到了灾害,需要有一定的自救能力,但是你真让他拿出自己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即使免费学习,还是有部分人是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的。”

    如今的朋友圈里也经常转发一些应急情况处置的案例,不难想象大家对于应对突发情况的关注度,但真实的情况是,网络上转载的许多知识存在不严谨、不科学甚至错误的地方。深圳山地救援队石欣举了个例子:“比如看到一个人癫痫发作了,传统的说法是要往他的嘴里塞东西,防止他咬到自己的舌头。实际上,癫痫发作患者咬到舌头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及时通知120,保护住患者不要因抽搐撞到其他东西而受伤,并等待医护人员抵达即可。盲目向患者口中塞东西反而会损伤他的口腔,甚至造成呼吸道堵塞。”类似错误的信息在网络上不胜枚举,但在未经过系统学习防灾知识之前,受众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吸收错误的信息。

    他山之石

    日本防灾教育在海啸中创造了“奇迹”

    和深圳相比,日本由于防灾课程开展得早,不仅做到了全面铺开,而且与社区互动,让防灾教育的参与度更高。今年的纪念汶川地震活动中,南都记者采访了来自日本兵库县立大学减灾复兴政策研究科特聘教授诹访清二,此前他已多次作为海外专家应邀参加四川的防灾教育指导以及进行防灾知识研讨。

    诹访清二表示,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在国际上收获了一致的好评,亲历灾害的幸存者也证明了防灾教育的必要性。2011年3月11日,海啸袭击了日本岩手县釜石市,超过千名人员身亡或失踪,但这场灾难中有一个“釜石的奇迹”。海啸由地震引发,而当天地震发生在下午两点左右,当时釜石小学处于放学状态,也就意味着这184名孩子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的甚至就在海边。但在地震发生之后,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通过自己的判断,第一时间跑向演练过的紧急避难场所。待在家里的孩子,待情况稍稳定之后,也说服大人跑向高处。

    原来,在3·11地震发生之前,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防灾教育就告诉他们,地震发生之后会引发海啸,并且是在半小时之内。

    诹访清二说,日本的新生入学时间是在4月份,釜石小学每年都会在开学月4月开展防灾教育,内容包括紧急避难、灾害原理讲述等。而海啸发生在3月11日,也就意味着校内哪怕一年级学生也接受了近一年的防灾教育。

    建议把防灾教育加入基础教育课程

    诹访清二表示,即便在日本这样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防灾教育也未能做到水平一致:一些综合性学校已经把防灾知识融入课程中,但也有一些学校就只做到了最低限度的防灾教育,比如紧急避难演练之类。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种最低限度的学校,也必须完成每年两次的防灾演练。

    对于目前中国的防灾教育,诹访清二认为应当把这部分内容加入进基础教育课程中,并扩大范围,让课程不仅仅停留在教室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了专家和老师的参与,传播知识已不是主要的任务,更多的是要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启发,以互动的形式来学习。“比如我们会做一些w orkshop,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分组讨论、分组交流的方式,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这个过程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防灾减灾的知识。”诹访清二建议,通过能动性把更多层面的人和机构加入进来,才能调动公共力量进入这个教育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H ... mp;isappinstalled=0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传播安全理念,志愿服务社会! www.srvf.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