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 蒙泰正见 | 案例空间:深圳山地救援队在尼泊尔地震响应中的多元角色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419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7: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泰正见 | 案例空间:深圳山地救援队在尼泊尔地震响应中的多元角色

2018-04-08 北师大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主题: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

   编者按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截至2015年6月11日,地震至少造成8786人死亡,22303人受伤。在巨大的灾害冲击面前,一场全方位的国际人道援助工作也就此展开。此时,在比邻尼泊尔的中国,许多民间组织都在震后立即展开行动。他们或飞到加德满都开展力所能及的援助活动,或在国内集结资源,通过空运往尼泊尔送救援物资。这也是中国民间组织第一次较有规模地“走出去”参加国际人道行动。深圳山地救援队即是其中的一支队伍,并成功加入联合国主导的协调体系,扮演的角色也超越了传统的搜救工作,可谓独树一帜。他们在尼泊尔地震前做了哪些准备?在去往灾区前做了怎样的工作?在情况瞬息万变的灾区又做了什么样的应对?别着急,下面小编就带您进入他们的故事。


深圳山地救援队在尼泊尔地震响应中的多元角色


概述

发生于2015年4月25日的尼泊尔8.1级地震,不仅激发了近年最大规模的国际人道主义体系的自然灾害响应,同时也激发了一批中国的社会组织跨越国境,进入从语言、饮食到政治、文化都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灾区。其中,既有大型基金会、地方的志愿者组织,也有相当一批社会救援队怀着拯救生命的热血跨出了国门,其业务领域、组织规模、资金体量、专业技术水平各不相同。
和许多社会救援队一样,深圳山地救援队(下文简称“深山”)的核心成员是从汶川地震中成长起来的户外爱好者和救灾志愿者。深山陆续响应了2010年云贵旱灾、2013年芦山地震、2013年汕尾潮南与英德水灾、2013年海南风灾、2014年粤北水灾、鲁甸地震等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在多次灾害响应中,深山在同行中逐渐建立了水平专业、行动严谨的声誉。从2012年开始,深山开始组织学习《INSARAG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操作指南》等联合国主导的国际人道主义体系中有关搜救的内容。不过,当时这些学习主要是为了队伍能力提升。在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深山不仅被灾民牵动,还看到了实践检验理论的机会。
关键词:尼泊尔、救援队、地震、走出去

决定行动和抵达


尼泊尔8.1级地震震情严重,就发生在邻国,入境只需落地签证,是行动“门槛”比较低的一次国际灾害。地震次日,即有从中国出发的队伍抵达加德满都。深山虽然也在收到地震报告后就密切关注灾情发展、积极做行动准备,打算“走出去试一试”,但坚持在找到可靠的当地联系人、并确认当地仍有对生命搜救的需求后,才决定出队。为此,深山的25名队员迟至地震发生后第四天,即4月29日深夜,才踏上飞往加德满都的航班,于次日凌晨抵达。
走进加德满都,深山才发现在海外经营多种大小生意的华人网络就能够提供相当有力的后勤支持。不过,他们通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分会联系上的当地对接方也不弱,那是尼泊尔一大政党,将他们安排在一所学校住下。由于缺乏经验,深山没有请当地伙伴提前购买尼泊尔手机号码,导致了一个短暂的国内外通讯空档。不过,对接方提供了另一种关键资源——一辆校车,这使深山获得了很强的移动能力。[1]
4月30日上午,深山就分别与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中国国际救援队,以及安平基金为中国社会组织提供协调支持的营地取得联系,并按照联合国城市搜救咨询团(INSARAG)的工作指南,在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登记队伍能力和装备,参加各国救援队行动协调会议。深山由此成为进入联合国主导的协调体系的三支中国队伍之一,并接受工作委派,配合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第一个接到的任务是前往加德满都西北方向的达丁县(Dhading District)建立OSOCC工作站。

队长石欣与联合国城搜协调工作人员交谈    石欣供图


行动策略与调整

许多社会救援队由户外和登山团体发展而来,在生命救援相关的装备和技能方面具备优势。废墟搜救也是深山的首要工作内容。但在出队前,队员们预期的行动内容除了生命搜救之外,还包括灾情调查、医疗、消杀、物资发放等工作。队长石欣在汶川地震后曾在绵竹持续参与恢复重建项目一年,他认为社会救援队可以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于短短几天的生命搜救。
深山建立的医疗辅助队,接受过野外急救协会(WMA)的课程。2013年芦山地震后他们曾尝试在安置区开展精细的定点医疗服务。同期,队伍也开始尝试展开结构化灾情调查,开放组织间信息沟通,配合其他组织进行紧急阶段物资发放等工作。几年间,对于山地救援队在复杂地形中的快速移动能力如何与前线多种工作配合,深山已积攒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和相应的表格工具。


行动策略与调整

因此,当几经协调仍无法将大件搜救装备带上航班、深山在尼泊尔的工作策略不得不绕开生命搜救时,这支队伍仍然有很大的工作空间。不过,在4月30日抵达加德满都以后,队员们发现,实际上废墟搜救需求也不多了,甚至出现了专业救援队挖尸体、一处搜救点多支队伍抢任务的现象。深山迅速调整了行动策略,一方面融入和服从联合国的救援队行动协调体系调遣;另一方面关注偏僻偏远地区的灾情调查和需求,为接收和发放深圳慈善团体的物资做前期准备。全队分为3个工作组,每组都配备具有信息处理、医疗、后勤、厨炊和具备外联特长的队员,而山地移动则是基本技能。
震后早期,救援资源集中在加德满都附近。在资源和协调体系开始向14个重灾县全面铺开的时候,车辆就成了抢手资源。凭借可以调用一辆校车的优势,从OSOCC接受任务的一组深山队员在5月1日上午就前往达丁县,在县首府建立了OSOCC地方工作站。下午,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救援队到达达丁,即以该工作站为基点展开周边的排查、搜救等任务。而深山除此外又接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委托,使用无人机进行了两天的地形勘察,为重新调整断裂带与震级烈度分布图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
操作无人机进行地质勘察   石欣供图

留在加德满都附近拉力特普县(Lalitpur District)的队员则与壹基金救援联盟共同行动,在灾情调查后,与当地政府协调,于5月2日开始在3个村里发放200袋30斤装的大米。队员们与社区领袖协商,提前制定发放计划,优先发放给几类弱势人群和困难户。次日,队员们又接受当地政府委托,进行了两个村子的灾情调查。不过,深圳弘法寺的救助物资却滞留在灾后不堪重负的加德满都机场,约定准备接收和发放的深山队员一直等不到这批物资。队长石欣结合机场管理混乱状况的种种信息,考虑再三,决定撤离。5月3日,在达丁的队员撤回加德满都,在OSOCC办理了撤离手续,同时提交了8张早期灾情调查表和7张村级灾情调查表。

深山队员在社区里调查灾情  石欣供图

深山队员与壹基金救援联盟合作发放物资   石欣供图

不过,深山还是推迟了撤离时间。5月4日,应中国国际救援队要求,队员们往新图巴尔恰克县中尼樟木口岸附近进行无人机地形勘察,途中又对数个偏远村落进行了灾情调查。此前两天,两名深山队员就与深圳福顺基金会的志愿者合作进入了该县距离首都较近的一个村子工作。当时,山势陡峭、道路狭窄的新图巴尔恰克只有极少数救援队进入,联合国发布的灾情统计图上,该县仍然是空白一片;但最终的数据表明,该县超过3500人在地震中丧生,居各受灾县罹难人数之首。
深山队员不仅深入新图巴尔恰克县域,从樟木口岸附近带回了地形勘察数据,还带回了6个农村社区的受灾状况和需求调查结果。队员们还在这些地方进行了消杀和医疗工作。
5月5日,深山结束了其第一次国际灾害响应,返回国内。


案例经验讨论


社会救援队作为社会救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社协同的救灾格局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国际灾害应对行动中,又有怎样的潜能?
深山队长石欣认为,在搜救领域,伴随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专业力量增强,社会队伍的工作空间是趋向收缩的。社会救援队要参与国外灾害的建筑废墟坍塌救援,则面临着更高的装备、技术和素质的要求,以及相对更短的作业窗口时间。但是,具有专业水准和技能特长的社会救援队,仍然可以在灾区一线发挥点对点的灵活性,弥补政府力量覆盖一时之不及;此外,还可基于复杂地形中的行动能力,将作用辐射到多个灾害救援和救助领域。在深山参与尼泊尔地震响应的过程中,这种多元角色便有所体现。
深山在尼泊尔行动中遭遇了大多数中国社会组织遇到的困难:难以寻找可提供有效支持的当地支持方;大批物资和装备运输受阻;现场信息混乱,等等。可以预料,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救援时仍会面临这些困难,而且这会对他们的行动造成重大影响。在深山的经历中,这些困难直接导致他们在尼泊尔不可能进行废墟搜救。不过,他们对于地方支持方的谨慎和坚持虽然耽搁了“第一时间”的行动,却确保了他们在抵达后的移动能力。他们在国内积攒和发展出来的多领域技能,则使他们能够进一步灵活地调整行动策略,在传统的救援队工作范围之外,仍然发挥了切实的作用。从无人机勘察到物资发放、灾情调查,均是需要专业能力的工作。深山在这些领域的能力准备,拓展了队伍的工作空间和多方合作的可能性。此外,深山又从这次经历观察到,国际灾害响应中的社区医疗服务仍有极大空间,为此队伍可通过提前协议等办法,增加远程投医能力,强化未来国际行动中的社区医疗功能。
从一开始就主动融入联合国协调体系,则是深山此次行动的关键所在。由联合国主导、多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的这个人道援助行动协调体系具有相当大的弹性,通常视灾情、需求和受灾国政府意愿、能力来决定工作广度和深度。尼泊尔地震则是近年这个协调体系展开得最为充分的一次。在数年学习联合国相关工作指南的基础上,深山此行正好“照本宣科”,按照流程一步步走,履行了建立工作站、搭建地方国际协调框架的角色。深山参与尼泊尔地震灾后救援的经历是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人道行动中值得记录的一笔!

备注               
• [1] 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的媒体人王秀宁曾指出,中国民间救援组织在尼泊尔遭遇了“三大难题:通讯极度不畅,交通协调困难,向导人员不足”。
• 感谢甘肃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景天孝处长对本文的修改意见。

资料来源         
• 深圳山地救援队队长石欣、医辅队队长陈涛访谈记录
• 深圳山地救援队尼泊尔地震响应行动记录
• 4·25尼泊尔地震卓明救灾简报
• 《中国民间救援组织为何陷入“孤岛”》,中青在线,2015年5月27日
• 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尼泊尔救灾评估调研工作组编写,《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尼泊尔救灾评估调研报告》,2015年8月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VQOzecGD02xfUM9SAisbTw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传播安全理念,志愿服务社会! www.srvf.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