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 深圳户外救援 一年花掉500万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133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7: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自
http://wb.sznews.com/html/2010-12/09/content_1350782.htm

深圳户外救援 一年花掉500万

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 文/图

“深圳每年用于救助户外运动爱好者迷路、伤亡方面的费用,近几年一直都在300万~500万元的水平。”深圳市登山救援队队长石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发生在12月1日的马峦山10名山友迷路被困事件,再次引起市民对户外运动风险问题的关注。12月3日,本报在A6版刊发《马峦山彻夜大营救》的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读者张先生当天为此致电本报热线表示,眼下正是市民登山的旺季,希望本报多刊登一些登山等户外运动的常识,以便尽量减少类似危险情况的发生。

记者随后在采访中获悉,深圳市民因参与休闲户外活动而导致的死亡、受伤、迷路受困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低海拔登山、山野纵走穿越、攀岩等强度更大、风险更高的活动。换言之,很多被市民理解为郊游的山野活动,其风险系数远远超乎一般人想象。

  A

休闲线路事故率高于登山

“户外”、“驴友”、“溯溪”、“海岸线穿越”……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了广被熟知的词汇。据了解,深圳市户外爱好者已超10万人。深圳东部滨海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山、溪、海、岸,令深圳户外运动规模在全国名气不小。

然而,与深圳户外运动的热潮相比,大多人市民的户外山野活动风险意识还相当薄弱。

深圳登山救援队队长石欣告诉记者,深圳市登山协会对近10年来在深圳发生的山野活动意外事故的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深圳户外运动进入蓬勃发展的10年,同时,深圳也进入了户外安全事故频发的10年。这一切,都与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参与山野运动有关。“不仅是深圳地区,在国内这种现象也日益普遍,比如重庆万州潭獐峡事件19人遇难、西安154人太兴山遇险1死2伤等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都是发生在以初级户外爱好者或者市民占多数的队伍中。”石欣说。

12月1日发生在马峦山的10名登山游客迷路事件,也是这一理论的佐证。警方和遇困市民提供的信息显示,在那次事故中,10名登山者几乎都没有足够的山野运动常识。

记者手中有这样一组数据:从事故发生次数和遇险人数来看,休闲线路的事故与山野穿越线路的事故比例约为3:1和2:1;事故死亡人数和伤亡合计的比例更是高达51和10:1。由此可见,由于普通市民和初级户外爱好者对户外运动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甚至死亡事故的风险远远高于风险更高的山野穿越和登山活动。

B

缺经验少准备易酿事故

深圳登山救援队队员冯新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初级户外爱好者、普通市民在参加户外活动时,往往只顾休闲娱乐,交朋识友,而忽视了户外具有风险的一面,行前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户外知识和避险救助经验,甚至在并不适宜登山、溯溪、海岸线徒步的气候条件下出行(或者忽视活动区域小气候的变化),有些是在无保护状态下攀爬峭壁。一旦发生意外,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或者能力经验不够,在复杂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导致意外发生。后果严重的非死即伤,即便是迷路受困等一般事故,也会导致政府被动地投入大量公共资源去实施救险。

“休闲绝对不等于安全,即便是休闲的户外活动,也应该遵守户外运动的安全法则。”冯新远说。结合12月1日马峦山的10名登山市民被困事件,冯新远认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0名在马峦山迷路的市民,他们的性别比例、领队协作的比例、队员之间的熟悉程度等指标都远远达不到规避风险的要求。而10名市民在行前准备、线路情况、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也严重不足。“我一直觉得,一个活动的成败,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户外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偶然性之外,往往有着灾难性的必然因素。”冯远新说。

C

深圳东部:户外事故高发区

深圳登山救援队提供的近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休闲户外事故,按区域分析,事故的发生次数与参与程度成正比,梧桐山、海边、七娘山等热点区域,是事故的高发区;从遇险人次来看,石头河、七娘山、排牙山等线路较为复杂的未开发区域,以及海滩、海岸线、梧桐山的危险地段,是事故频发的地段;从伤亡人数方面分析,海边溺水事故占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梧桐山滑坠与海边溺水、海岸线遇险事故占伤亡人数的一半。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仅从伤亡事故的数据来看,即使是马峦山、三洲田这样难度很小的线路,也都有受伤事故的发生。而马峦山发生安全事故,是基于庞大的活动队伍和活动人数的概率之上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对每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

D

近六成死亡事故为雨季溺水

深圳登山救援队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无论从事故发生次数还是遇险人次来看,迷路受困、滑坠、劫案、溺水等是深圳户外事故主要原因;而因溺水、山洪、浪涌等与水有关的事故则占到死亡事故一半以上的比例。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近年来商业网站组织的大型户外活动越来越普遍,户外事故的次数和遇险人数也显著上升。以石头河为例,2004年遇险队伍的规模为20人,2007年上升到56人,2009年达到单个队伍104人。这样一组数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溺水事故的高死亡率。“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近年来雨季溺水事故在死亡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达到57%,这提醒我们,雨季活动一定要谨慎出行。宁欺山莫欺水,希望广大市民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冯远新说。

■ 温馨提示

深圳户外活动安全事故高发区一览

梧桐山:泰山涧(2005年泰山涧大瀑布下树立安全警示牌以后,事故发生明显下降,仅2006年初发生一起)、老虎涧、好汉坡。

石头河:雨季事故高发区,活动的队伍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遇险事故人数规模不断扩大。

七娘山:2004年封山以后事故数量有所下降,但近年来游客偷登上山或者由海岸线转而上山,引发的事故逐渐上升。事故高发区域:马料河,鹿嘴,杨梅坑。

海岸线:大梅沙、西冲等海滩是溺水事故高发区,东西冲、红排角、大鹿港、黑岩角、海柴角等是海岸线徒步事故的高发区域。

市区内:塘朗山、梅林后山、银湖山、羊台山自2005年以后,抢劫等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遇险人次大幅降低,但小规模出行的队伍仍有风险。因此,在该区域活动的时候,注意结伴而行,人数不宜太少,是防范的要点。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传播安全理念,志愿服务社会! www.srvf.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