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54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深圳山地救援"特种部队":严谨如正规军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4-03-05 09:03
http://news.ycwb.com/2014-03/05/content_6233196.htm
深圳山地救援队在野外进行训练(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天军
云南大理苍山,一驴友登山失踪,当地出动3000余人次警力,搜救9天未果,家属向深圳的一支民间山地救援队求援,3天后失踪者被成功找到。
深圳中心书城“《民间》来了”展览日前落幕,作为参展的12家民间组织之一,深圳山地救援队受到不少人关注。
出险程序
严谨如正规军
记者2月26日采访了深圳山地救援队的队长“老狗”(网名,真名石欣)。“老狗”在深圳登山圈内有较高知名度,山友号称有他在就意味着安全,其本人并不高大威猛,反而身材瘦削,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略微有些腼腆。
“老狗”毫不掩饰地称这支队伍搜救水平目前在全国名列前茅。2008年成立至今,参加过30多次救援行动,3次救灾行动。例如雅安地震、潮南水灾他们都派员参加。成立队伍的直接触动点就是汶川地震,深圳户外运动登山协会派员参加救灾后,即发起成立了山地救援队。
据悉,目前这支队伍已多达300多人。救援队出险程序俨然正规军的节奏:每遇一次山难,少则出动20人,多则30-40人。架构严谨,一般情况下真正上山的不过10人,其余则提供后援支持。如要抬人下山,则至少出动24人,8人一组,5分钟即轮换人。今年年初深圳溪涌尖峰顶一名山友突然心肌梗死,救援队出动20多人把他抬下来,保其一命。
创出国内
首套救援课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深圳山地救援队堪比“特种部队”,队员全部统一身着红色队服,佩戴臂章,足蹬登山靴,头戴钢盔,很像那么回事。他们入队考核严格,新队员需半年考察期才转正,体能、人品、积极性均要达标;任何队员一年之内综合测评不通过,将留用为后备队员,下一年不及格只能退队。
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纯属民间业余组织的团体,架构如同正规公司那样分明——搜救队分成指挥中心、搜救中队、外联部、行政部、物资后勤保障、医疗团队、培训团队、心理辅导团队,甚至还细分出地图组。成员绝大多数是30-40岁的青壮年,性别比也较合适,男女比例为2:1。
老狗说,涉及他人及自身生命安全,不严格不行,“一旦队员搜救时出现意外,搜救队将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全是业余人员组成,至于如何开展培训?老狗说,成立之初是到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CAS)取经,其后在实战中逐步摸索,也看国外搜救视频。日常有体能拉练训练、搜救技术训练、模拟实习、讲课等培训内容,一年有300-400次这样的培训。现在他们自己摸索出一套山地救援课程,是国内首部,得到了中国登山户外协会的认证,正向全国推广。
从未得到
政府物质奖励
经费从哪来?老狗表示,个人装备自费,搜救队日常开销(训练、综合搜救设备、搜救出行费用)也是自筹,以年度项目的方式向公益基金申请,如万科基金会、壹基金等,一般都能批下来,年底需要审计。
老狗说,每次出险后,政府都有表扬,但从未有过物质奖励,也习惯了,成立这支队伍就是做公益。记者获悉,不久前深圳山地救援队刚从登山协会中分离出来,独立注册成了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记者了解到,虽然救援队现在声名赫赫,但是有关山地搜救的资格证、上岗证,国内还没有标准。老狗认为,如果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能推动这个标准出台,对山地救援是件大好事。
编辑: 牟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