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20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转帖自
http://wb.sznews.com/html/2010-02/05/content_957972.htm
山地救援,深圳出新招
可在最短时间将伤员从悬崖吊运到山谷
黎晓斌
“山顶”被困人员顺利获救。
救援演习模拟的山地现场。
本报记者黎晓斌摄影报道 在正常情况下,山地救援有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将伤员从悬崖或者山顶平安快捷地运到山下施救?近日,深圳山地救援队向全国同行展示了新招:利用横渡和吊运技术,在两个悬崖之间将伤员吊运到山谷,可以为山地营救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
这是一次很逼真的“模拟演习”。一名“小腿骨折受困于12米高处的伤者”在“悬崖”上呼救。救援队接到“报警”后出动技术指挥1人、搜救中队8人、特勤医疗组4人,抵达现场并做好营救计划后,随即架设吊运系统——在两个“悬崖”之间架设滑轮和近80米的绳索,3名救援队员爬上悬崖为“伤员”简单护理并绑好绳索。两名救援队员在另一个悬崖上固定绳索及滑轮,一名队员抱着伤员进入吊运系统。在救援队长的指挥下,两边的救援队员有序地启动吊运,最终将“伤员”成功运到几十米以下的“山谷”中。从架设系统到结束营救,耗时仅30分钟,比起传统的“搬运下山”方式快得多。
演习结束后,来深参加第二届全国山难调查、救援技术培训研讨会的全国同行,包括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向深圳队员了解其中的技术细节。
昨天,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收到了中国登山协会“筹建山地救援示范基地”的正式批复,这将是全国第一家示范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