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水 于 2024-11-7 21:05 编辑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笃行20年的公益救援者
时间:2024-01-02 17:34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林雨尘近日,广东省拟推荐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公布,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深圳市凤凰涅槃艺术团团长郭丽英榜上有名。
“12月24日根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目前,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场排查搜救工作已经结束……我队已完成既定目标任务……”“2023年11月27日,深圳公益救援队作为官方应急医疗救援保障团队为2023南山半程马拉松提供保障,截至比赛结束共计处置伤情90人次,其中协助转运12人,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打开“深圳公益救援队”的微信公众号,满满都是他们的行动简报。这支以志愿者组成的公益救援队伍,为深圳居民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
而在简报中,总有一个名字出现——石欣。
今年53岁的石欣是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自2003年开始从事公益救援事业,这条路他已经走了20年。这20年间,他以向险而行、临危不惧的勇敢无畏,义不辞难的无私奉献和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谱写着属于他的公益诗篇。
从登山爱好者到公益救援队队长
石欣是国内首批获得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的户外登山爱好者。户外运动风险较大,山野爱好者受困遇险的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起,石欣就开始义务参与山野户外遇险人员的救助工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得知消息后,石欣第一时间就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做好物资发放、灾后安置等工作。“在这次救灾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应急救援的意义。”心底的念头挥之不去,回到深圳后的石欣就着手建立了深圳山地救援队。
2012年,深圳山地救援队正式注册为深圳公益救援队,石欣先后担任秘书长、会长。至此,他正式踏上了投身专业化公益救援服务事业的道路。
“我们早一秒到达,被困群众就多一分希望。每一次的救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队累计组织参与深圳周边及国内山野区域救援300余次,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石欣累计参与指挥了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50余次,包括2010年云贵旱灾、2020年江西湖口水灾、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21年山西晋中水灾、2022年北江超百年一遇洪水灾害、2023年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等在内的国内灾害响应,以及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2023年土耳其7.8级大地震等5次国际灾害响应。
20年来,也并非没遇到过险情。余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都是救援中时常遇到的次生灾害。2010年,石欣赶赴云南大理苍山参加一次山地救援行动,搜救一位在山里面失踪了12天的小伙子。在下撤过程中,石欣因为抓空差点坠落深山,幸而在危急中抓住了悬崖上的藤蔓,被同行的队友和村民向导用藤条拉了上来。
但危险从未阻挡住他前行的脚步。他说:“我比别人经验丰富一些,更专业一些,可以去做一些推动领域发展的事情,这就变成了一种责任。”
20年不忘初心,他的公益精神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深圳公益救援队现有在册正式队员636名、少年辅助队队员720名、搜救犬4条,队伍创建至今累计授予正式编号3358个,具备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应急医疗救援、应急通讯、搜救犬、洞穴救援、高空绳索救援、直升机辅助救援等专项救援技术能力,救援专业能力在国内同业中领先.
精进专业技能 追求卓越
石欣常说:“不仅要做好事,更要把事情做好。”为了更好救助遇险遭困之人,石欣与队员们多次自掏腰包购买昂贵的救援装备和专业器材,自筹公益救援队的运作经费。
同时,石欣深知,要做好公益救援事业,靠的不能仅是拳拳赤子心,还要仰赖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规范的队伍建设,多管齐下,才能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尽可能地保证队员和被救援者的安全。
为此,他和队员们到处拜师学艺,积极参与应急救援领域相关理论研究;2010年作为全国首家,引入国际野外医学协会课程;2013年引入IRATA国际绳索技术课程;参与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相关部门单位行业规范、教材等的编撰……多年的刻苦努力,锻造出一支强悍的队伍。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队不断精进应急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民间应急救援事业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发展的突出代表,是国内首支获得社会应急力量城市搜救能力2级的队伍。
石欣说,深圳公益救援队作为社会应急力量,是政府力量的辅助补充和后备,将不断发挥社会动员和响应作用,为救援工作持续贡献力量。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0&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