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标题: “凡人英雄”很不平凡,走近深圳公益救援队 | 晶报10分钟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姐    时间: 6 天前
标题: “凡人英雄”很不平凡,走近深圳公益救援队 | 晶报10分钟
本帖最后由 徐姐 于 2025-7-3 20:16 编辑

“凡人英雄”很不平凡,走近深圳公益救援队 | 晶报10分钟

晶报


2025-04-15 12:07发布于广东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晶报》官方账号



+关注


他们是国际救援中的深圳力量
他们是抢险救灾现场的“逆行者”
凡人亦英雄,他们不普通

本期《晶报10分钟》
邀请了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
“3·28”缅甸地震救援领队杨传奇
资深媒体人苗凡卒、米鹏民
和晶报记者谢晨星
一起聊聊深圳公益救援队的故事

国际救援协调是个大问题
这次驰援缅甸非常顺利

谢晨星:今天的嘉宾是一支民间英雄团队——深圳公益救援队。他们刚刚从“3·28”缅甸地震的震中救援归来。欢迎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老师,以及缅甸救援的领队杨传奇老师!  

米鹏民:你们穿这身服装往那里一坐,就让我们有一种庄严感。  

石欣:这个是救援色,一般来说要达到显眼、容易发现,还有警示的作用。  

米鹏民:这次去缅甸,传奇领队去了,石队长这次没有去吗?  

石欣:我是后方指挥。  

米鹏民:这次去,你个人感觉任务完成得满意不满意?  

杨传奇:我个人来说是很满意的。我们队一共有六次国际救灾经验,我参加了五次,这一次相对来说非常顺畅、顺利。  

米鹏民:顺畅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传奇:原先我们装备出关,可能要和深航、深圳机场一次又一次协调,现在非常顺畅,特别是这次有出犬,犬的检验、防疫、过海关,全程都是提前帮我们沟通好的。


米鹏民:可以说,我们整个的社会支援救援这套机制畅通了。

杨传奇:最大的问题是当地的天气。我们第一次面临这么炎热的天气,天气预报40℃,体感基本上都在43℃、44℃。我们要钻到废墟下边狭小空间里作业,基本上一个人进去两分钟,衣服就湿透了。 这次成功地拯救了两个生命,都比较有代表意义。



米鹏民:从你们专业角度来看,评价救援是从哪些角度?

杨传奇:倒不是说救到就成功,没有救到就不成功。每支队伍分到的作业点是不一样的,你对于区域的全覆盖都是有价值的。

谢晨星:我有个疑问,经常会有很多国家的救援团队都奔赴现场,那我们跟其他国际救援团队是怎么协作的?  

石欣:是由联合国进行统筹,但这种统筹机制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先决条件——需要启动多边援助这样的外交行动才可以。像这一次来说,多边救援的启动是比较晚的。当然,每个国家的考量可能不一样,所以它就变成很多国家(救援队伍)到了之后,都还没有一个落地的对接机制。  

最开始到的时候,我们落地的人大部分分了三个小组,把全区大概十几个点看了一下,根据这样的初步调研,给出了我们在整个曼德勒要开展救援行动的部署,让他们参考来进行划分。这也是我们在这一次救援中间,作为民间队伍所能够发挥的一点点作用。


成员来自各行各业
全是志愿者 自掏腰包搞培训

米鹏民:石队长,您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石欣:我在一家外企做行政管理。  

米鹏民::您在外企的工作是全职的?  

石欣:是的。  

米鹏民:那传奇领队您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杨传奇:我不太一样。我2010年来深圳,是一名社工,被派到组织里提供服务。(后来)我们这支队伍可以独立了,我就辞掉了社工的工作,在这边做专职救援。我们现在也有一个小规模的专职团队。  

米鹏民:总人数有多少?  

杨传奇:2024年底,我们有767个正式队员、4条搜救犬。专职团队截至去年底有11人。  

米鹏民:这是一个常备队伍?  

杨传奇:不是的,专职团队更多是去做运营的。作为一个社会的队伍,它怎么去生存下来、运维下来?自己的装备可以说队员自己买,但是公共的装备、出去救援的“人吃马喂”的这些费用从哪来?我们主要通过深圳应急部门的购买服务,来向市民开展应急、消防的科普培训。政府本身年度有预算的,我们就是走正常的项目流程。所以专职团队主要是造血的。  

我们那700多人全都是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男女比例差不多1:1。正常来说是自我运转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队员自己在管理。


米鹏民:我们的志愿者参加救援活动,他是有报酬的吗?  

石欣:没有报酬,甚至要贴钱。

杨传奇:这次赶上了清明假期,不然大家时间可能都不太充裕,每个人要请3到4天的年假。

米鹏民:纯公益的。

苗凡卒:我看过他们的一些介绍,你们很多队员都要去考各种各样不同的牌?  

杨传奇:是的,要考证。



谢晨星:包括进队的考验也是相当严格的。好像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在考公益救援队,说有负重爬山什么的……

杨传奇:我们是比较严格选拔的。5—6月招新,然后收到的报名表在1000到1500份,真正入队的一般不到100人,不到十分之一。

米鹏民:在工作之外,他的时间、训练怎么安排?一个人一年训练要花多少时间?

杨传奇:都是周末和晚上。基本上入队以后就没有什么其他业余时间了。

石欣:拿这种专业证的话,一定是集中进行培训的。一次培训一般要5到7天的时间。像我们以前拿的这种医疗证要20天的时间。一定是自己抽出自己的时间,假期攒起来,还要交很高的学费,可能几万块钱学费。  

米鹏民:都是自己掏钱?  

石欣:对,都要自己掏。  

深圳公益救援队是
全国首支“双1级”社会应急力量


苗凡卒: 那么作为普通的市民想问,有事能直接找你们吗?谁给你们派活?  

石欣:2011年开始,我们已经和深圳市警情中心(110)建立了连线,后来2014年和120建立了连线,119也会给我们派活。  

谢晨星:你们大部分都是兼职的,派活给你们之后,你们怎么往下派活?

杨传奇:我们有报备平台。我们报备系统一响应之后,每个队员都会收到小程序、微信和短信提醒。  

米鹏民:咱们深圳这支公益救援队,在全国各大城市里面,同类型的队伍里面是什么样的水平?  

石欣:我们国家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后,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将社会应急力量分为了三级。我们是第一个去做这件事情的队伍,也就是我们第一个拿到了“双1级”。如果放到国际上去比的话,基本上能够达到国际上国家认证队伍的二级,也就是中型队伍的水平。



米鹏民:已经和国家队的二级差不多?  

石欣:对。  

苗凡卒:通常我们的思路是国家队、省队、市队,那我们这种民间队伍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石欣:我们可以起到补充和填空的作用。2023年的京津冀水灾,受灾面积非常大。消防救援队伍、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都去参加救灾,他们的核心在护堤、一些重点的区域、银行、电站等等关键民生设施,但还有大量的老百姓需要救援,他们在家里面可能需要转移出来,有孕妇、有老年人生病了,他受困的地方就没有办法处理这些事情。这时候大量的民间队伍就去解决这些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  

米鹏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觉得深圳有这样一支队伍,有这么一个人群,还是蛮有点骄傲感的。

谢晨星:很多时候我们对社会的反馈,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拿金钱换算的。

米鹏民:有时我们过于强调获得的感觉,容易忽略了付出的兴奋。

杨传奇:最早交报名表的阶段,很多人都是因为这身衣服好看,但是他发现,想拿到这身衣服太难了。当然也有很多人确实最终能留下来的,大部分人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把城市建设好是我们的本分
希望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米鹏民:我一直想表达一个可能有些人不同意的观点,现在经常有人救助别人,我们就大加赞扬,我总觉得这个有点把我们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准降得过低了。

杨传奇:我们入队有一节课叫《志愿者的自我认知》,就是先要讲清楚你是来做志愿服务的,不要把光环顶在头上。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付出之外,你内心得到了回报,你要平等。我们队伍的核心价值里有一个叫尊重,强调的特别清楚,就是你跟你的受助对象,恰巧在这个时间角色不同而已,一定要尊重他们。  

米鹏民:太好了,太好了!  

石欣:把这个城市建设好是我们的本分。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这样一种参与感,这个城市是你一手一脚打造起来的,它的安全也是你需要去守护的。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帮助他人,这个风险就会降低。我们希望市民们都来加入到我们中间来,既有这样一种愿望,又有这样一种能力。  



为“凡人英雄”点赞!

来源 | 晶报
出品人 | 米鹏民
总策划/总监制 | 米鹏民
编导 | 赵茜庆
拍摄 | 成江  郑佳文  陈家豪 揭冠立(实习)
剪辑 | 陈家豪
编辑 | 蔡玫


[color=rgba(134, 134, 134, 0.96)]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15A04IWD00





11.png (630.39 KB, 下载次数: 8)

11.png

2.png (410.31 KB, 下载次数: 7)

2.png

1.png (398.4 KB, 下载次数: 6)

1.png





欢迎光临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http://www.srvf.cn/) Powered by Discuz! X3.1